減碳是中電轉型至新世代的公用事業的關鍵重點之一。中電明白,隨著能源行業的改變不斷加速,電力行業以往傳統線性的價值鏈,現已演變,並帶來全方位、互有關聯的機遇,而中電亦會把握這些機遇不斷向前。與此同時,隨著風電和太陽能技術持續優化,電池及其他儲能方案亦迅速發展,有助逐步提升電網的穩定性。
減碳是中電轉型至新世代的公用事業的關鍵重點之一。中電明白,隨著能源行業的改變不斷加速,電力行業以往傳統線性的價值鏈,現已演變,並帶來全方位、互有關聯的機遇,而中電亦會把握這些機遇不斷向前。與此同時,隨著風電和太陽能技術持續優化,電池及其他儲能方案亦迅速發展,有助逐步提升電網的穩定性。
中電於2007年訂立《氣候願景2050》,它為集團的業務策略提供了路線圖,為我們的發展奠下基石,指引我們妥善管理氣候相關的風險和機遇。
多年來,我們因應地方政策的轉變和技術的發展而檢討及更新集團的目標。我們主要的承諾包括不再增加燃煤發電資產,以及最遲於2050年年底前,淘汰所有餘下的燃煤發電資產。我們亦承諾至少每五年審視和強化集團的減碳目標。
《中電氣候願景2050》定下了2010年至2050年的一系列目標。我們的目標有兩類,包括按集團電力供應的碳強度所量度的減碳目標,以及按可再生能源及零碳排放能源佔集團發電組合比例計算的潔淨能源目標。其中一項重要目標是承諾於2050年年底前把碳強度由2007年的水平降低80%。
隨著中電逐步邁向2050年氣候願景,集團亦訂立了中期目標,以提升我們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透明度。
下表列出中電在實現《氣候願景2050》方面的進度。我們正穩步邁向2020年的碳強度目標,但在實現可再生能源及零碳排放能源發電容量目標的路上仍然面對挑戰。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集團在這方面的年度進展,請參閱中電《可持續發展報告》。
碳強度
(每度電/千克二氧化碳)
0.60
0.62
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
(佔整體百分比)
20%
13.7%
零碳排放能源發電容量
(佔整體百分比)
30%
24.9%
附註:上述數據均按權益發電容量及長期購電容量和購電安排計算。
中電根據氣候相關金融訊息披露專責小組的建議,透過加強資訊披露及發展氣候情境分析,以助持分者更深入了解集團如何管理影響我們業務發展及減碳進程,而與氣候相關的潛在風險和機遇。
中電制定的氣候行動融資框架闡明中電如何進行氣候行動融資,包括發行債券、貸款以及其他形式之融資(中電氣候行動融資交易),並把從中電氣候行動融資交易所得的收益,投入與集團應對氣候變化策略一致的項目。